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譬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志愿者们,他们勇担责任、践行使命、不断创造“舍小爱为大爱”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
在铁岭县金月蓝湾社区有这样一个人。“您好,请问你们在招募志愿者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名大学生掷地有声的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渤海大学的返乡大学生王凯文,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他被分配到舆情管控组,在初始阶段负责逐一打电话沟通确认社区内在职党员是否可以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并将信息汇总录入。之后又负责在职党员社区内轮岗排班信息录入工作。在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主要负责社区内防疫视频素材的收集以及视频的剪辑合成工作。除此之外在社区内有核酸检测或搬运物资时也能见到他的身影,帮忙维持秩序、搬桌椅、架遮阳伞、抬遮阳棚等等。在深夜接到社区通知紧急集合命令时也能立即到位参加工作,总之只要社区有需要他都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战“疫”的特殊时期,像王凯文这样的社区志愿者还有许多,他们在战“疫”攻坚战中,逆行而上,积极作为。因为这些志愿者的守护,社区疫情防控这道屏障更加的坚固,他们的默默奉献坚定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决心。王凯文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觉得志愿者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要时刻走在前面,向那些真正战斗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学习,相比于他们的工作我做的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我只希望在疫情防控上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王凯文的所作所为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让价值在实践中闪光。王凯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辽宁大学研一的学生顾源同样也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临时党支部建立初期,顾源同学和王凯文同学共同统计整理了向社区报道的党员及其相关信息。在党支部建立后。顾源同学被组织分配到了舆论管控组,对在社区工作的党员、志愿者进行记录、宣传工作。在组织安排的工作之外,她也主动做了一些志愿活动。静态管理期间,物资没有往常那么充裕,为了使大家能尽快购买到需要的物资,顾源同学去超市帮助工作人员卸物资、摆放物资,为居民的生活保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次的志愿活动中,顾源同学有了很多感触。她说:“平凡的工作不平凡。在做过守门岗这个工作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基层劳动人民的辛苦、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平日里,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雪飘,他们日日夜夜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然而他们的脸上却永远洋溢着友好的笑容。正是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人人爱人因而人人被爱,我们社区才能在临危受命之时井然有序、高效高质量地进行着工作。感谢为抗击疫情而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感谢积极配合工作的居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成为身边人的“太阳”,用光和热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