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鸡冠山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法治文成高质量发展
鸡冠山乡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党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今年以来,党委书记、乡长先后多次在乡党委会会前学法中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组织乡村干部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逐一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精神要义,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强化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有关制度规定,形成人人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全体机关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二)要抓好重点工作,提升法治建设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实化细化“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部署要求,分论各章节均有法治内容或用法治思维部署多项改革任务,这些重点改革任务,是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体现,需要通过提升法治能力、厉行法治来落实。在今后工作中,将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安排部署,紧盯县委《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任务,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特别是在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持续深化问题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要严明纪律规矩,坚决捍卫法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干部的能力有高低,但在遵纪守法上必须过硬,这个不能有差别。”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坚守法治的定力、坚定法治的意志,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也是首要要求。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筑牢公与私的“警戒线”、不碰是与非的“高压线”、守住情和法的“分界线”,切实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同时,坚持全乡法治建设,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对权力的一颗警醒之心,不将手中的权力视为“万灵药”,形成尊崇法律、遵守党规、严明纪律、严守规矩的良好习惯,在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多想一想法律依据、法定程序、违法后果,牢牢地把法的威仪、理念、规条刻在心灵最深处,知责清醒定位、担责真心敬畏、尽责积极作为,始终做到办事依法、令出合法、行必守法,确保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4年,我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系统,学习方式比较单一。二是机关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待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有待增强。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我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内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培养:持续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二)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三)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结合我镇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推动法治我乡建设深入开展。